News Dynamics
发布时间:2025-06-27 浏览:13
疮肿感染是指皮肤或黏膜下的局部炎症伴有脓液积聚,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。这些微生物通过皮肤或黏膜微小伤口进入体内并繁殖,导致局部组织发红、肿胀、疼痛和化脓。疮肿感染在中医上属于“疮疡”范畴,是外科常见疾病之一。
疮肿感染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:
局部症状:
红肿:感染区域出现明显的红色外观,这是由于局部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引起的,是身体对感染的一种自然防御反应。
疼痛:感染区域常伴有疼痛感,疼痛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,可能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。疼痛是由于炎症因子刺激周围神经组织所致。
热感:感染区域可能感觉温热,触摸时皮肤温度高于正常值,这是由于局部血液循环加速、代谢增强所致。
波动感:当脓液积聚较多时,触摸感染区域可能会感觉到波动感。
脓液排出:感染区域可能破溃,排出脓液。脓液的颜色和质地因感染类型和时间而异,可能呈黄色或绿色,质地粘稠。
全身症状:
在严重情况下,疮肿感染可能引起全身症状,如发热、畏寒、头痛、乏力等。这些症状是由于细菌毒素进入血液循环,引起全身炎症反应所致。
其他症状:
某些疮肿感染还可能伴随淋巴结肿大、功能障碍等表现。例如,感染部位的淋巴结可能因炎症而肿大,触摸时伴有疼痛感。如果炎症扩散或深部组织受损,还可能导致受影响区域的正常生理活动受限。
诊断疮肿感染时,医生可能会进行体格检查以评估患处的情况,如触诊是否有压痛、观察是否出现红斑、是否伴有渗出物等。必要时,还可能会采集分泌物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,如涂片镜检、培养鉴定等,以确定病原菌种类并指导治疗。
疮肿感染的治疗通常包括局部治疗和全身治疗。局部治疗主要包括清洁伤口、切开引流、外敷药物等;全身治疗则主要使用抗生素以控制感染,并可能根据病情给予支持性治疗。在治疗过程中,患者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,避免患处受到进一步刺激或感染。同时,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护理也是非常重要的。